作者:[ 劉源哲 ]發布時間:[ 2015-08-14 ]點擊量:[ 1610人次 ]
隨著互聯網的進一步發展,網絡越來越滲入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而互聯網的媒體屬性,更加深刻地改變了大眾媒體的傳播體系。尤其是近幾年移動互聯網的興起,打破了原有各媒體的平衡,重新激發了新的傳媒體系變革。作為營銷策劃人員,應對此趨勢高度關注。
移動互聯網由于其使用環境和使用人群的廣泛性和復雜性,造成了其與傳統互聯網2.0時代的巨大不同,突出表現為去中心化、碎片化等特點。其中微信、微博是這波移動互聯網浪潮中最具代表性的兩種媒體形式?,F就這兩種新媒體的特點、使用技巧與各位同仁進行探討。
微信是騰訊公司開發的適用于智能手機等便攜式設備的移動端IM通訊工具,也是目前移動端社交通訊的主流應用軟件,覆蓋面極廣,近來利用微信進行各種商業推廣已然形成熱潮。
微博,現一般特指新浪微博,是由新浪推出的微博服務,目前是中國用戶數最多的微博產品。公眾名人用戶眾多是新浪微博的一大特色,目前基本已經覆蓋大部分知名文體明星、企業高管、媒體人士。
微信、微博作為移動互聯網時代兩大代表性產品,在傳播特點上的共同點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1、去中心化:傳統媒體及門戶網站時代,各種資訊都是由專業的記者、編輯等進行制作推廣,但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只要你擁有信息,擁有內容,借助各種新媒體,每個人都可以成為一個信息平臺,成為一個媒體,即自媒體。去中心化是自媒體傳播的的一個重要表現,只要你愿意就可以成為信息傳遞過程中的參與者、傳播者。
2、碎片化:由于新媒體本身的表現方式,其所表現的各種信息都是以碎片化、零散化的形式出現的,極少像傳統媒體那樣有深度報道的體裁,在傳播中有著明顯的淺閱讀傾向。
3、病毒式傳播:傳統的媒體傳播一般表現為由信息組織者向受眾進行單向信息輸出。但以微信、微博為代表的新媒體,在傳播過程中一個突出的特點就是大眾可以對所接受的信息進行互動、反饋,并借助人際關系鏈、社交網絡等進行二次傳播,和生物界的病毒傳播模式非常類似,其傳播效率遠非傳統媒體可比。
新媒體的以上傳播特點,決定了其在營銷策劃宣傳應用中必需有針對性的加以利用,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接下來談一下本人的幾點心得。
1、表現形式:現階段集團各個項目公司均開通了微信公眾號作為主要的網絡宣傳渠道。微信的主要使用設備為智能手機。限于手機端的閱讀體驗和使用特點,建議在微信公眾號上編輯推送的內容不宜復雜,文字性內容不可過多,盡量用圖片的形式來作為內容載體。
2、信息風控:大家對財務系統的風險控制一般都比較熟悉,其實在營銷策劃宣傳推廣中,也要樹立信息風險控制的意識?,F如今,網絡中每天都有大大小小的熱點事件,很多商業機構熱衷于跟隨這些網絡事件進行炒作,期待吸引眼球。但利用這些繁雜的網絡熱點進行宣傳時,一定要高度注意對相關事件的分析判斷、風險評估。以最近被炒的很熱的“某某服裝品牌試衣間”事件為例,很多大牌的商業機構都在第一事件進行跟風炒作,有調侃的,也有再創作的,但一兩天后,以上很多公司的內容都被主動刪除了,為何?因為該試衣間事件其實是一段不雅視頻被曝光后的網絡狂歡。營銷、廣告作為一種行業,就像任何一種行業一樣,必須遵循一定的道德倫理原則。從本質上來說,所有營銷的終極目的是塑造品牌形象,如果用某些低俗內容、事件來作為傳播手段,長期來看必然會對品牌自身造成傷害。同時,因為新媒體傳播具有二次傳播的特性,在日常的信息發布、推廣中應高度注意,避免我們宣傳推廣的一些內容在大眾傳播的過程中被誤解、扭曲。
3、傳播平臺:除了微信渠道利用公眾號進行宣傳外,也應加強對微博的利用。微博的覆蓋面及使用頻率雖然沒有微信高,但其受眾人群的層次明顯要高出微信。同時,由于微博本身的媒體屬性,其傳播渠道能突破微信單一的人際關系鏈,在各種信息推廣的早期階段,傳播效率更高,互動性也要高出微信。
以上為本人對以微信、微博為代表的新媒體傳播特點以及在營銷策劃宣傳推廣活動中使用要點的一些心得體驗,與各位同仁分享。